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便民服務 > 觀光導覽 > 文化資產 > 平埔巴宰(Pazeh)族群岸裡大社遺址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平埔巴宰(Pazeh)族群岸裡大社遺址─開發臺中平原的起源

平埔巴宰(Pazeh)族群岸裡大社遺址─開發臺中平原的起源
平埔巴宰(Pazeh)族群岸裡大社遺址─開發臺中平原的起源
岸裡大社遺址散佈於本區大社、岸裡里境內,原為岸東社、岸西社、岸南社、麻裡蘭社、西勢尾社等五小社部落,分佈於今日岸裡、大社兩里境內,行政中心則以今日大社里轄區為主體,稱為岸裡社;後結合葫蘆墩社、崎仔社、翁仔社、麻薯屯社組成岸裡九社,並聯合烏牛欄社、樸仔籬社、阿里史社等拍宰海族(Pazeh)大社群,居於盟主地位。

岸裡大社原設有閭門四座,因年久失修及地震毀損拆除,末代通事潘永安宅邸遺址及可能為通事公廨之潘清洽宅(傳為第一代漢人通事張達京舊宅)遺址六處,均立碑柱定址,俾利日後研究人員考證;大社里境內尚有老畫家廖德政故居(葫蘆墩街長廖乾三舊宅)遺址,及設立於同治十年之大社教會。
而岸裡國小校園內存有乾隆年間刻立之勒買番榖示禁碑、埤圳水份碑等古碑。

轄  區:神岡區
地  址:神岡區大社里、岸裡里境內

相關圖檔

  • 市府分類: 文化藝術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8-08-06
  • 發布日期: 2017-06-06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神岡區公所‧人文課
  • 點閱次數: 293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