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震災後的神岡庄役場─本區當時的行政中心,因有此災害前例,為確保災害發生後行政系統依舊能運作發揮功能,本區公所舊建物改建時特別重視建築體結構安全,新建築本體著重在大樓防震係數上的增強要求,由巨大的樑柱結構支撐建物。神岡臨時診療所─地震後,神岡庄公醫林玉雕醫師住宅倒塌,於現今神岡圖書館位置搭設木造臨時診療所,搶救傷、病患。
本區精華區域(今神岡路與中山路部分)幾乎所有街屋建物都毀於該次地震。震災後一個月(5月22日)於神岡公學校由庄長呂季園率領下神岡庄各界舉辦聯合追悼會,延續至今,每逢震災紀念日由行政首長帶領各界人士奠祭震災亡魂,以示不忘前事。
昭和10年8月6日神岡庄協議會會議紀錄,由庄長呂季園召開,完整說明當年4月21日地震發生經過、救難過程、財物及人員損傷情形暨災後各項復原重建措施,是本次震災相當完整之紀錄,紀錄完整貯存於臺灣總督府檔案。
震後,昭和11年(西元1936年)幾個較嚴重的災區或特殊地點,地方人士皆立有碑銘,藉以「慰靈」與「追悼殉難者」,苗栗境內多題「慰靈」為碑,而原臺中縣有四處紀念碑,一處為后里內埔庄役場(今后里區公所)「大震災內埔庄殉難者追悼碑」,另因震災導致山線鐵路嚴重損毀,費時三年始修建完成,於舊泰安車站設有「臺中線震災復興紀念碑」,此二處皆已屬古蹟本體,第三處則位於神岡區「大震災神岡庄殉難者追悼碑」。
神岡區「大震災神岡庄殉難者追悼碑」,此碑碑體為花崗岩石材,由惠安許氏勒石,臺中州知事日下辰太署名。
轄 區:神岡區
地 址:臺中市神岡區神岡里神岡路2號(神岡區衛生所)旁
資料來源: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、《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》臺灣總督府編、《昭和十年臺中州震災誌》臺中州編、《臺灣中部大震災寫真帖》臺中州立圖書館編